1.(多選題) 隨著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侵襲,在世界范圍內,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下列關于糖尿病的說法錯誤的有(    )。

  A.我們倡導低鹽飲食主要是為了預防糖尿病

  B.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無糖的粥類

  C.尿糖檢測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D.糖尿病主要是糖分攝入過多導致的

2.(多選題) 下列選項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反映的哲學原理相近的是:

  A.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D.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多選題) 真理的客觀性是指:

  A.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

  B.真理是不依賴于意識的客觀存在

  C.真理是由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客觀

  D.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

4.(多選題) 英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有關英國作家與作品對應正確的有(    )。

  A.莎士比亞——《麥克白》

  B.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

  C.拜倫——《霧都孤兒》

  D.蕭伯納——《圣女貞德》

5.(多選題) 政治自由是指公民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

  A.言論自由

  B.出版自由

  C.集會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1.正確答案:ABCD【解析】本題屬于生物醫學題目。A項,我們倡導低鹽飲食主要是為了預防高血壓,而不是糖尿病。過多的鈉鹽攝入可使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風險。因此為了預防高血壓,可以減少鈉鹽攝入。故錯誤,當選;B項,根據我國相關規定,“無糖或不含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所以“無糖”并非真的不含糖分。粥類的主要原料為淀粉類,而淀粉進食后很快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可能引發血糖升高。故錯誤,當選;C項,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尿糖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準。故錯誤,當選;D項,糖尿病是一種受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生活習慣所影響導致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原因是人體胰腺不能正常產生胰島素或身體不能正確利用胰島素,導致血糖高于正常的一種綜合征。故錯誤,當選。因此,選擇ABCD選項。

2.正確答案:ABCD【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表面意義是冰凍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效果。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任何事的發生都有其潛在的,長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間就可以形成的。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A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意為做事情不一點一點積累,就永遠無法達成目的。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A項正確。

  B項:“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敝^如果不堅持做一件事,就算是腐朽的木頭也可以無法折斷。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B項正確。

  C項:“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指很長很長的堤壩,因為小小蟻蟲的啃噬,最后也會被摧毀。比喻不注意小事則會釀成大禍或不注意小事則會造成嚴重的損失。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C項正確。

  D項:“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D項正確。因此,選擇ABCD選項。

3.正確答案:AD【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

  第二步,客觀真理即真理的客觀性。辯證唯物主義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前提出發,認為真理是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觀的。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在真理性的認識中包含著不以人和人類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人的認識是否真理,不以任何個人、階級的意志為轉移,只能以社會實踐為標準。因此,選擇AD選項。

  拓展B項和C項:客觀真理是指對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指包含在人的意識中的那些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也就是說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陀^真理不是客觀存在的,也不是認識主體的客觀狀態,而是認識主體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B項和C項錯誤。

4.正確答案:ABD【解析】本題屬于文學常識題目。A項,《麥克白》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講述了利欲熏心的國王和王后對權力的貪婪,最后被推翻的過程。故正確,當選;B項,《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作品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故正確,當選;C項,《霧都孤兒》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寫實小說。該作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故錯誤,排除;D項,《圣女貞德》是英國現實主義戲劇作家蕭伯納描寫法國青年女愛國者貞德在英法百年戰爭中領導農民反抗英軍被俘犧牲的一部悲劇。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ABD選項。

5.正確答案:ABC【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

  第二步,政治自由是指公民表達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根據《憲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是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公民表達個人見解和意感參與正常社會活動和國家管理的一項基本權利。因此,選擇ABC選項。

  拓展D項:根據《憲法》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據內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其涵義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或者那種宗教的自由,有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或者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要求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由此可知,宗教信仰自由不屬于公民的政治自由。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